教师轮岗:无奈之举,治标之策

教师轮岗:无奈之举,治标之策
近期,关于教师轮岗的文章很多,有支持的,有反对的,有积极的,有悲观的,不一而足。目前来看,轮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北京已经打响第一炮,距离全面展开也为期不远。
教育整改的深层次原因是共同富裕。教育上的贫富差距让贫富差距陷入恶性循环。教育是投资最少、回报最大的投资,也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捷径。教育应该实现最大范围的公平,一是国家选拔有用之才,二是天道酬勤的社会原则不允许破坏。没有教育的公平,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,陷入阶级固化和腐朽。
当金钱可以替代勤奋,当金钱可以替代智慧,那么教育也没有公平可言。当专项计划都有人染指,堵上了农村孩子上升的道路,就没有公平可言。当名校借助资源优势,过度开发学生智力,高考的成功也就没有意义可言。
教育的公平首先要实现资源的公平。教师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,轮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师资源的公平,有利于薄弱学校、学生的提升和进步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,轮岗会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。
无论哪个名校,其崛起有离不开三样:一是政策,二是资金,三是生源。所有名校的崛起,都是建立在其他学校衰落的基础上,不客气地说,就是踩着其他学校爬上去的。如果政策不扶持,资金无优势,生源全部平衡,还真不好说孰强孰弱。
名师跟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,但是也不是决定性因素。名师主要跟平台有关,县级中学少名师,不是因为没有优秀教师,而是因为平台太低。地级市名师就多了,省会城市、一线城市的名师更多,至于北京、上海,哪是遍地名师。熊芳芳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,中专毕业、乡镇学校,如果一直待下去,顶多是个县域优秀教师,一辈子跟名师没有关系。从滁州到江苏,从江苏到深圳,也就成了全国名师了。很多名师都是从县级学校、落后地区跳出来的。不是因为别的,走上更高平台,才能成就更大名声。
那么,问题来了,教师轮岗,优秀教师、名师到了薄弱学校是否还会继续优秀?或许说,薄弱学校没有政策、资金、生源永远会是薄弱学校,但是名师还真不好说!教优秀学生跟一般学生,或者说基础很差、纪律很差的学生是完全两个概念。优秀学生需要水平更高的教师,所谓名师出高徒。基础差、纪律差的学生,名师不一定行,这需要管理型教师,所谓严师出高徒。
再说薄弱学校,它的形成绝对不是仅仅因为教师。没有哪一个教师愿意去薄弱学校,都是想方设法离开。学校风气差,教师缺乏上进心,只是学校衰落的表象,其根本原因还是上面说的哪三个原因。所以说,教师轮岗挽救不了薄弱学校,但是,教育主管部门百分之百能挽救。
从客观上,教师轮岗也是有很多有益的地方。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,教师轮岗可以激发活力,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。对实现教育公平,轮岗也有很大作用,但是,教育最大不公平在区域之外而不是在区域内。
个人认为,轮岗对学生和学校意义不大,对教师意义更大一些。毕竟决定学习好坏是学生而不是教师。学生不爱学习,再大的名师也白搭。对于学校,给点钱都比派几个名师管事。
TAG标签:
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与黄瘤增生病概述重视肺癌的一级预防措施
对于白内障具体的检查方法是什么
做试管婴儿要准备什么